本网讯(学生通讯员 吴童周)七月的六安,骄阳似火,却挡不住学子们服务乡村的热忱。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助力乡村发展,聚焦乡村产业发展与现代治理,用专业所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。信息技术学院“信鸽乡村振兴服务团”于7月初在六安市三十铺太平村组织开展了以“星火燎原兴乡梦,治安同行共治情”为主题的长达11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。
凝聚专业力量,筑牢实践根基。6月末,团队便启动了紧锣密鼓地筹备工作。在信息技术学院团总支的指导下,由辅导员孙颖凯、教学秘书谢宇担任带队教师,精心选拔了7名来自人工智能技术应用、信息安全技术应用、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2024级学生组成实践团队。团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学习了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文件,结合专业所长制定了涵盖农副产品助销、农村文旅宣介、村级治理参与、法治宣传等内容的详细方案。
为农产品“穿新衣”,为文旅“搭桥梁”。团队首站聚焦乡村产业振兴。在太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支持下,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家中,详细调研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产销现状。针对村民反映的“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”问题,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同学发挥专业优势,为茶叶、土鸡蛋等农产品设计了融入太平村山水元素的包装方案。与此同时,信息安全专业的同学搭建起简易的农产品线上推广平台,通过微信小程序展示产品故事与购买渠道,首日便帮助3户村民达成线上订单。在文旅资源挖掘时,团队走访了太平村古槐树、百年古井等特色点位,拍摄制作了5分钟的文旅宣传短片。片中不仅有自然风光,更记录了村民的日常生活场景,上线后被当地政府公众号转发,为后续乡村旅游发展积累了人气。
文化润乡土,法治护民生。随后,实践重心转向现代乡村治理。团队与村书记合作,在文化广场举办了“农耕文化展”,通过收集村民家中的旧农具、老照片,搭配信息安全专业同学制作的电子解说屏,生动展现太平村的发展变迁。活动吸引了一百多名村民参与,现场温情满满。法治宣传环节中,团队结合专业特长,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普法活动。人工智能专业的同学用漫画形式解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,通过情景剧演示环保法规,让村民在轻松氛围中了解法律知识。此外,队员们还协助完成了部分区域的环境整治排查,用手机APP记录垃圾分类情况,为智慧乡村建设提供了基础数据。
守护留守儿童,筑牢安全防线。最后,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与参与基层治理之余,我们团队依旧不忘关注留守儿童群体。团队专门在六安市三十铺太平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“安全守护童心”主题宣传活动,围绕防溺水、防诈骗等重点内容,为30余名留守儿童送上了一堂生动实用的安全课。通过“哪些地方不能去游泳”“溺水后如何自救”等互动问答,让孩子们牢记危险区域与防护要点。还现场演示了救生圈的正确使用方法,还邀请小朋友上台模拟“同伴溺水如何正确呼救”,在游戏中强化安全意识。从产业赋能到安全守护,信鸽服务团用青春脚步丈量乡村大地,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,为太平村的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。
在泥土里扎根,在实践中收获。实践期间,团队成员们也经历着成长与蜕变。每天清晨起床,步行走访农户,晚上在村委会办公室整理资料到深夜,蚊虫叮咬、烈日暴晒成了家常便饭。但当看到村民们满意的笑容时,所有辛苦都化为了成就感。团队返回学校整理素材,形成了包含3份调研报告、20分钟视频素材、200余张照片的实践成果集。据悉,这些资料将作为太平村乡村振兴规划的参考素材,部分农产品包装方案已被村委会采纳,计划在秋收季正式启用。
“星火燎原兴乡梦,治安同行共治情” 信息技术学院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不仅为太平村的产业发展和治理创新等提供了支持,更让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内涵。未来,信息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持 “科技赋能乡村,青春筑梦振兴” 的理念,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188体育青春华章。
版权所有: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: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梅山中路56号 邮编:237011 联系电话:0564-3384312
技术支持: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信息技术学院